
本篇適用 111 年綜合所得稅 (112 年繳納)
這篇是所得稅系列的第三篇,今天要來介紹「免稅額」的部分!
先來複習一下前兩篇有提到的綜合所得稅的計算公式。
① 綜合所得淨額 X 稅率 – 累進差額=應納所得稅
② 綜合所得(總額)– 免稅額 – 扣除額=綜合所得淨額
上一篇講完了 10 項綜合所得,今天接著講免稅額的部分,這系列還會有 2 集,記得要繼續看下去!
沒錯,所得稅就是這麼多內容…,但其實一般人的所得稅計算並不困難,只是細項真的非常多。
綜合所得稅系列:
【2023 /112年 綜合所得稅系列1】最新所得稅級距,課稅級距到底怎麼看?
【2023 /112年 綜合所得稅系列2】不只薪水,要繳所得稅的項目竟然有十項!?
【2023 /112年 綜合所得稅系列3】免稅額是什麼?為什麼扶養可以節稅?
【2023 /112年 綜合所得稅系列4】聽說保留看病的收據可以抵稅?扣除額怎麼用才對?
【2023 /112年 綜合所得稅系列5】善用信用卡,聰明繳稅更省錢!
什麼是免稅額?金額是多少?
為什麼會有免稅額這項規定呢?
因為我們要維持生活都會有必要支出,所以財政部會訂定一個金額,幫我們從減除為了生存一定會花費的部分,可以不用繳稅,這部分就是不需要提供單據證明,就可以直接免稅的部分。
因為所有人都有生活必要支出,所以這個免稅額是每個人都有的,不論你的申報單位裡面有幾個人,包含受扶養的一家老小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免稅額。
而免稅額的額度,是會隨著所得和物價水準調整的,像今年的免稅額就是 92,000 元,70 歲以上以上就享有免稅額 +50%,以今年來說就是 138,000 元。
去年的免稅額還只有 88,000 元,可以看得出來還是有在跟隨通膨和物價指數做調整的。
扶養要如何幫助節稅?
前面有提到,所有的人都享有免稅額的扣除,像已經沒有在上班的長輩、另一半顧家沒有上班、還沒有能力謀生的小孩等,雖然他們可能沒有薪水,但要生活就是會花錢,所以一樣都享有這個這個免稅額。
但如果他們是用個人來申報所得稅,因為收入是零,其實這個免稅額並沒有發揮到任何的作用,所得稅就還是維持是 0,並不會有可以退稅的效果。
可以退稅的情況又是另外一題了,有機會再來談這個部分。
通常家中有人收入為零的情況,都會以「扶養」的方式來申報,讓有收入的人作為繳稅的代表(納稅義務人),因為有扶養其他人,就會有相關的支出,所以也就能夠享有相關的免稅額。
也就是說,當你扶養一名子女、配偶的時候,可以多一個人的免稅額(+92,000),如果扶養 70 歲以上的父母,就可以多一個加成後 150% 的免稅額(+132,000),再加上免稅額之後,就能降低要繳稅的「綜合所得淨額」。
扶養有什麼規定嗎?
一般來說,直系親屬都可以很簡單的申報為扶養。非直系親屬也可以申報,但是就有一些規定,這邊也整理出來給你參考。
① 直系尊親屬(父母、祖父母等)
年滿 60 歲
未滿 60 歲但無謀生能力
② 直系卑親屬(子女、孫子等)
未滿 20 歲
20 歲以上,因就學、身心障礙等原因無謀生能力
③ 兄弟姐妹
未滿 20 歲
20 歲以上,因就學、身心障礙等原因無謀生能力
④ 其他親屬或家屬
未滿 20 歲
20 歲以上,因就學、身心障礙等原因無謀生能力
且需「確實受申報人扶養」
*一般來說需要同一戶籍或是有扶養切結書
恭喜你看完了第三篇!又離了解所得稅前進了一大步!
其實到這邊,已經把你最需要的知道的部分完成了 80%,已經很接近完成了,下一次會講「扣除額」的部分,這個部分也非常的重要喔!
【理財實踐讀書會 現正報名中!】
